鲜衣怒马,不负少年时 ——访经济学院2018届优秀考研学子王英豪
作者:新闻中心 发布时:2018-06-04 打印
山理工有这样一个少年:他的脸上总是挂着温和谦逊的笑,书礼待人,彬彬行致。面对挑战又能迎难而上,以孤勇御强顽,永不言败。“桂折一枝先许我,杨穿三叶尽惊人。”——他就是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2014级经济学专业王英豪。
王英豪,中共预备党员,经济1403班学习委员,连续三年获得优秀学生奖学金,获得优秀共青团员,优秀学生干部,优秀学生,省优秀毕业生等称号。共获校级以上奖励20余项。四年学习成绩位列班级第一,专业第二。
卓荦不羁,欲为傲达
高考失利使得王英豪与他理想中的中国海洋大学失之交臂。美好愿景不得归偿,梦想无法实现,考研便成了他一个人的只身求索。于是,自大一入学起他便立志叩学,踏上读研备考的新征程。那么,大一就紧锣密鼓地备考是否过早呢?他说:“立志在坚不在锐,成功在久不在速。学习是一个持恒的过程,其中少不了良好习惯的养成和基础性的奠基。专业学科是这样,英语和高数的学习更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,由不得丝毫的懈怠。”而怀着这样的心态上路,考研信念也历久弥坚。他坚信只要意志足够坚定,奋进足够持久,考研便如囊中取物。“不见南师久,漫说北群空。当场只手,毕竟还我万夫雄。”他说,说好的中国海洋大学,就是中国海洋大学,不达目的,绝不罢休!说这句话时,他眸中有光。而今,笃志之行,晏有回响。
砥志研思,钝学累功
《礼记·文王世子》有言:“春诵夏弦,大师诏之。” 王英豪说,他不是一个天生聪颖的人,与成功得以匹配的,唯有刻苦。虽然言谈之间他十分谦逊,但从他那一份份沉甸甸的成绩单中不难看出他的深研苦读。而刻苦想要得其法,更需坚持与专注。苏轼在《又赠老谦》中书得“泻汤旧得茶三昧”便是此意。被问到是否有好的复习资料以供借鉴时,他向我们推荐了肖秀荣、商志、李永乐、张宇等名师编撰的相关书目。谈到能否分享一下自己的学习心得时,他调侃:“当代科技网络发达,各种考学的方法理论层出不穷,我的学习方法是最笨的,就不要在这里误导大家了。总而言之,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。”的确,备考的过程中总能形成一套自己专属的学习方法,不是吝于分享,仅仅因人而异,个中求索。至于他那“最笨”的方法,“焚膏油以继晷,恒兀兀以穷年”,千里之志,无勤勉则不能达。于是,然糠照薪,俾夜作昼,也方能览书数千卷,砥砺成功。
贵人多助,盈科后进
古之道“蓬赖麻直”,说的便是外界对人的影响。然而此届考研中,王英豪所在经济1403班的录取率竟超过了同级的创新实验班,令人称奇。但这更是其良好班级学风的正名。谈到班级,王英豪更是满满的自豪与感恩。“独学而无友,则孤陋而寡闻”,成绩的取得,除了个人辛劳,更少不了同窗挚友的同舟共济。在他初入学时,他的带班老师也是个新人,同他亦师亦友,给了他很多帮助。他说他最想感谢的人就是他的老师,成绩出来后他最先想要告知的也是这位挚友般的恩师。因为老师对他抱有殷切厚望,所以他不敢叫他失望。回想志愿报考时的刹那犹豫,母亲一句“想闯就闯,大不了再来一年”的勉励,仍让他记忆犹新。风雨当前,亲朋师友同他一齐冒进,于是,他便敢大步朝前“一蓑烟雨任平生”!奈何得道多助,仍有匮缺憾事。《孟子•离娄下》有言:“原泉混混,不舍昼夜,盈科而后进,放乎四海。”六级没有考过本就成为了他考研时获取推免资格的路障,而今的王英豪即将步入更高的学府,与海大本校相形见绌的本科学历更成为了他需要填补的大坑。于是,他说考研成功不过是另一个奋进的开始。谈起未来的学业规划,他说他会争取多进行经济课题研究,也会积极朝着后续的考博或者留校目标不断靠拢。
“春发其华,秋收其实,有始有极,爱登其质。”如今的王英豪学业成就行至常人之不达,他却一脸谦逊且诚恳地说:“我一定不负众望,尽自己所能不断往上走,努力做一个‘普通人’。”(贾淑奇 胡阳)